玉林新闻网-玉林日报讯(记者 陆小青 通讯员 陈静))今年来,我市按照自治区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利民“微改革”的工作部署,紧盯企业和群众需求,依托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创新服务举措,打破部门间的行政藩篱,在市县两级持续推出一批切口小、见效快的“微改革”,实现政务服务“大改变”,有效提升办事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优化流程:
变“分散办”为“简易办”
今年5月,玉林新数字义乌小商品城投资项目从取得用地到不动产登记压缩至10个工作日,降低了企业成本,加快了企业项目的落地开工。
近年来,我市通过市、县两级政务服务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,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从“能办”到“快办”“好办”转变。推行项目“多证齐发”模式,对符合条件的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联合竣工验收与不动产登记(房屋部分)合并办理,通过组织住建、发改、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验收,对验收合格的建设项目一次性发放验收合格、竣工验收备案和不动产权证等审批结果文件,办理时限仅需4个工作日,大大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。
便民高效:
变“多头办”为“一窗办”
我市通过升级改造社会事务“一窗受理”窗口,整合市商务局、市人社局等19个单位的“一窗受理”综合窗口,提供集成服务,实现248项“一件事”套餐一次办结,累计办件28000多件。
我市还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“办不成事”受理窗口,接受企业和群众对窗口的办事诉求,协调推进政务服务“微改革”,提升窗口办事效能。目前,“办不成事”窗口共接到群众咨询和求助事项超700件,均进行了解答和落实整改,助推企业群众办成事。
数据赋能:
变“人工办”为“智能办”
我市以“互联网+”为手段,打造自助办理服务新模式,打破办事时间限制,全天候服务办事企业和群众。
建成市民之窗(24小时自助服务区),整合税务、不动产等部门自助服务终端共23台,提供7×24小时“不打烊”服务。在新增的综合查询机对接一体化平台,并实现两省三市200项高频事项“跨省通办”自助办理。升级“警e邮”自助终端,福建、海南等9省(区)共779项政务服务跨省“一机通办”。
依托广西数据共享交换平台,推出24项简单高频事项“免证办”,有效减少群众重复提交材料。推进就业社保自助终端进社区,在全市1328个行政村(社区)部署就业社保综合服务中心自助一体机,提供就业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社保卡等17项服务。
提升服务:
变“事能办”为“贴心办”
我市为给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多的便利,在做实做深做细上下功夫,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有温度的政务服务。
依托出入境接待大厅外国人工作居留服务窗口,为在玉林市辖区内工作且符合申请条件的外国人才,提供来华工作、居留许可证件“一窗受理”服务,实现办结时限从12个工作日缩减为2个工作日。实行新开办企业印章“免费刻”,对新开办企业推行免费刻制首套印章服务,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,累计免费刻制印章11000枚,实现企业开办“零成本”。充分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“总客服”的优势,通过来电收集群众需求和建议,自热线运行以来,12345热线共受理各类诉求284249件,按时办结率为96.65%,处理满意率99.50%。
原标题:
政务服务“微改革” 服务群众“大改变”